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就实践教学而言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打破传统教学方法,逐渐在机电工程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形成了“演练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 、“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实用结构就是“演示—练习—评价”三位一体教学法。
1、 “演示”就是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针对真实或模拟的实训设备或仪器,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和变化的过程,提出技能目标和技能标准,从而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
2、“练习”就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演示,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教师现场观察、指导、纠正,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3、 “评价”是指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技能后,对学生掌握、运用技能效果的检验和评判。它包括院内评价和社会评价两种。院内评价是指学院通过教学评估、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手段对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专业技能素质进行综合评判,着力培养学生谋生能力、智力操作能力、基层管理能力和优质服务能力等四种能力。社会评价是指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认知程度,它是通过学院的招生录取率、报到率和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方面来体现。
二、 “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创新价值
1、 注入评价环节,丰富演练内涵。“演练评”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评价”的注入和运用,提升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层次,丰富、完善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内涵。专门把“评价”列入这一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生在校内、企业所学、所用技能的情况,检验演练教学的效果,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教法至最佳状态,形成“演练评”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评价的过程也是对技能再认识的过程,是进一步明确技能要领和关键的过程,也是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冲破自我心理障碍的过程。评价还是提高学生能力、接受社会检验的重要环节。评价激发了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师生双边合作,互动积极有效。“演练评”是师生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共同构建活动主体的过程。教师在讲解和示范中提出了学习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又通过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解析动作、展示关键技术等方法,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积极观察、体会技能的要领和关键,主动参与模拟操作,教师给以适时、恰当的指导。实施这一教学方式,学习目标明确,突出教学关键环节、关键技能,学生个性特长有了施展天地,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3、 突出精讲多练,掌握技能要领。这一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精讲、多练的目的,把精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讲在点子上,练在要领上,边示范,边讲解,边练习,师生在互动中达到掌握技能要领的目的。
“演练评”教学模式在我院的创立和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学院特色立校、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方面,尤其显示出它特有的实践运用价值。此教学模式,内涵丰富深厚,师生双边互动,突出精讲多练,培养职业能力,其创新实践,尤其显得可贵。学生通过大胆实践,苦练技能,树立了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供稿:梁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