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通顺 王悦 图/孙通顺)考研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双重考验,在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都会陷入焦虑的情绪中。然而,焦虑并不能对考研有任何积极的帮助,学会自救、克服焦虑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一、认识焦虑的根源
竞争压力考研人数逐年攀升,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担心自己无法脱颖而出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同学复习进度更快,或者了解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其他考生有很强的实力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考研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等。如果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是二战、找工作还是选择其他出路?这种对未来走向的迷茫会不断引发焦虑情绪。
复习进度与效果复习任务繁重,有时会发现自己的复习进度滞后于计划,或者感觉复习效果不佳,背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做过的题还会出错,这些都会让考生焦虑不安。
二、应对焦虑的策略
(1)调整心态
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已经复习得很好了”等肯定自己的话语。不要总是关注自己的不足,而是多看到自己的进步。例如,今天比昨天多记住了几个单词,多做对了几道题,这都是成功的表现。
接受焦虑。要知道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这种高压力的备考环境下几乎不可避免。不要因为自己焦虑而更加焦虑,而是坦然地接受它的存在,然后尝试去化解。

(2)合理规划复习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复习任务分解到每个月、每周、每天。例如,英语复习可以分为单词背诵、语法学习、阅读理解练习、作文写作等板块,分别安排好时间。这样有了清晰的规划后,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能减少因为复习进度混乱而产生的焦虑。
适时调整计划。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发现某个阶段的计划执行起来过于困难或者轻松,要及时调整。比如,在做数学真题时发现错误率太高,就需要增加数学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熬夜复习可能会在短期内看似增加了学习时间,但长期来看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进而加重焦虑。
适度运动。每周可以安排3 - 4次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产生内啡肽等让人感到愉悦的物质。比如跑步、瑜伽或者跳绳都是很好的选择。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吃过多油腻和垃圾食品。营养均衡的饮食能为大脑和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4)寻求外部支持
与家人朋友交流。当感到焦虑时,和家人朋友倾诉。他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你安慰和建议。比如,家人可以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朋友可能会分享他们的考研经验或者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来让你放松。
加入考研社群。在社群里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复习心得、分享资料。当你发现其他人也面临着和你一样的困扰时,就会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三、考试前的焦虑应对
模拟考试在考试前进行多次模拟考试,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要求来做真题或模拟题。这样可以让自己熟悉考试流程,减少对考试的陌生感和恐惧。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发现自己在答题速度、时间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放松技巧:
深呼吸。在感到焦虑时,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这个过程几次,可以让身体和大脑放松下来。
冥想。每天花10 - 15分钟进行冥想练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者一个平静的意象,排除杂念。这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减轻焦虑。
考研焦虑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考研的道路上,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复习规划,就一定能够战胜焦虑,向着自己的目标院校稳步前行。
在此,机电工程学院心理服务部全体人员预祝所有考研学子能够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不负青春之年华,且书时代之华章。为辛苦的自己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