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政治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建设 >> 政治理论学习 >> 正文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发布日期:2013-06-08    作者:     来源:     点击:
  领导水平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活动中履行领导职能、实现领导目标的才能,它是领导者个人能力、思想品格与实际领导效果的综合反映。执政水平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后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实践。在我们党领导和治理国家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执政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考验。党能否履行好执政使命,不仅关系到党自身的兴衰成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为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征程中有效履行执政使命、经受执政的严峻考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领导水平是执政能力的基础,执政能力是领导水平的最终体现;执政要通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活动来实现,而衡量领导水平的最高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是,领导与执政属于不同的概念。“领导”是管理学概念,而“执政”则是政治学概念;领导的主体是领导者或领导班子,执政的主体则是执政党及其政府。
  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领导能力是领导水平的重要基础,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领导水平;领导水平是领导能力在领导活动中的实现,是领导能力与领导绩效的统一和整体反映。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领导能力侧重于反映领导者的个性特征;领导水平则更多地反映领导活动的实际成效。
  领导素质是一个包含领导能力而比领导能力要更加宽泛的概念,它包括领导者的观念、政治思想状况、能力与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方面。领导素质与领导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领导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领导水平是领导素质的具体体现。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领导素质”的概念是对领导者个体内在品性的静态描述,“领导水平”的概念则是对领导者活动成效的评价。
  领导水平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等特征。 领导水平具有政治性特征。党政领导干部是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系统中从事领导活动的,其所有领导行为都要讲政治,都是为政治系统实现良好运行这个大局服务的。领导水平具有时代性特征。领导水平是在解决特定环境中的特定问题、完成特定领导任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领导干部所担负的使命、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都是不同的,因而领导水平的具体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由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领导水平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领导水平具有综合性特征。领导水平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领导理念、领导能力、人格魅力等因素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体现,是领导者政治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的综合反映。领导水平具有层次性特征。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领导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一个单位内部,领导干部可以分为上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或者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不同层次的领导。对于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由于领导工作目标及其承担的领导职责不同,其领导水平的衡量标准也不同。同一职级的领导干部,也同样有领导目标与领导职责上的差异。从领导水平的内在结构上看,也同样具有层次性特征: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状况属于领导水平的价值观念层次;领导理念属于领导水平的管理理念层次;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属于领导者领导水平的个性特征层次。
  领导水平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一)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速推进的趋势,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二)适应改革不断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要不断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三)适应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民主行政的能力。(四)适应矛盾交织、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五)适应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提高领导水平。(一)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思想解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创新教育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三)坚持竞争择优,完善选任机制,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健全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五)改进考核评价,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领导干部的创造活力。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强化党的执政意识。执政意识,主要是指政党在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代表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利益的政治责任感,它标志着执政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和理论上的自觉。目前,在我们一些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中,执政意识淡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其主要表现:一是把共产党人执掌国家政权看成是昔日冒死打江山所获取的历史“报偿”,不懂得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如何运用执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缺乏理性思考和认知,甚至抱有“打天下坐天下”、安享“太平盛世”的心理;二是把我们党长期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政治优势凝固化、绝对化,不懂得党的执政地位是以党的先进性为基础的,缺少现代政党政治所必需的执政理念,甚至陷入“舍我其谁”的认识误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地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缺少危机感;三是把加入执政党当作实现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敲门砖,不懂得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成员在政治上应负有的责任和作用,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甚至当群众的“尾巴”,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与执政要求相违背的消极思想行为。第一,强化执政意识,是我们党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共产党人代表人民执政的政治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丢失。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趋显露,由于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风险。党能否维护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为人民执掌政权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强化执政意识,是我们党消除腐败、密切党群关系的迫切需要。这些年,少数党员干部走向腐败堕落,从主观上讲,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手里握有执政权力心里却无执政意识,不懂得执政既是一种权力,更是意味着对人民的责任;不懂得人民可以把执政权力赋予某个政党,也可以把执政权力从某个政党手里收回去;不懂得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利用权力搞腐败就是在挖党的执政地位的墙基,就是意味着给党从而也给党员个人制造不幸。这就警示我们,只有强化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才能使全党在反腐败问题上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拿出更加自觉的行动。第三,强化执政意识,是我们党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迫切需要。在“西强我弱”态势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人能否抵御和挫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执政意识。有了强烈的执政意识,我们的党员就会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出发,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政治渗透;就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带头坚持用先进思想文化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就会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出发,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第四,强化执政意识,是我们党按照执政要求搞好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执政意识,各级党组织未能自觉按照履行执政使命的要求来建设和塑造自己,党员个人也未能自觉按照执政党党员的标准来提高和发展自己。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剧烈性,西方列强遏制和挑战中国的严酷性,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执政党,决定了我们的党员必须锤炼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执政党党员。这就要求全党通过强化执政意识,真正把党建的注意力集中到加强执政党建设这个大思路上来。
  党的领导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形式、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由坚持党的领导内涵所决定,党的领导方式是各级党委对外实行领导的方式,而不包括对内的自身建设中的上下级领导关系。党的领导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党的领导方式包括党对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实行领导的各种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制定符合和代表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对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政治领导;通过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来实现党的领导;通过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等。
  党的执政方式是指的共产党执掌、控制和动用国家政权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执政方式所涉及的是党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各级党委通过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对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领导的问题。具体说,主要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而不能以党的政策代替国家法律;应依照法定程序向国家政权机关成功地推荐重要干部以掌握各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人事权;依法定程序使执政党党员参政议政的人数在国家机关中占大多数来实现党对国家政权机构决策的控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并充分发挥这些机关的作用;通过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牢牢掌握军事权等具体方式实现执政。